沧州市举行粮食生产情况新闻发布会
来源: 长城网  刘舰
2025-03-19 16:13:15
分享:

新闻发布会现场。刘舰 摄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3月19日讯(刘舰)今天上午,沧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粮食生产情况新闻发布会。全程实录如下:

  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高达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出席沧州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沧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玥先生,种植业和种业管理科科长李丽琳女士,向大家介绍我市粮食生产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下面,请李玥副局长进行发布。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玥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沧州市粮食生产新闻发布会。在此,我谨代表沧州市农业农村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沧州农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就粮食生产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过去一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粮食单产提升为核心,全力推进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2024年全市粮食面积1357.08万亩,单产351.4公斤/亩,总产95.38亿斤,同比分别增加2.48万亩、6.65公斤、1.98亿斤,取得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并且粮食总产首次突破95亿斤,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旱碱麦面积达到154.7万亩,单产260公斤/亩,总产40.2万吨,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市保障粮食生产,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技术服务助力丰产增收。我局成立了36组次的粮食生产工作包联督导组,在粮食生产的各个关键时节,常态化深入一线开展包联督导,推动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实,协调解决粮食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市级专家团队、农技骨干和“一村一名农技员”三支队伍力量,强化技术指导,细化工作举措,推广落实单产提升关键技术,促进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二是科技赋能单产提升。以粮油作物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和粮油单产提升行动项目为抓手,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技术集成及全程精细精准科学管理,在粮食全生育期全面落实关键技术,确保单产提升,辐射带动全市大面积均衡增产。三是创新机制防灾减灾。制发了《2024年农业防汛抗旱工作方案》,修订了《沧州市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分工明确、协同高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农业重大自然灾害防范机制,积极开展精细化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全面提升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有序。

  今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575万亩,其中旱碱麦184.98万亩,超额完成180万亩任务目标。当前,全市小麦长势良好,麦田以一、二类壮苗为主,占比达84%,群体足、个体壮,为夏粮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极端天气、病虫害等风险依然存在,部分弱苗麦田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下一步,我市将重点做好春管春播工作。一是加强春季田管。按照“促控结合”原则,指导农民因时因地因苗施策,促进小麦长势均衡。抢前抓早做好防灾减灾各项工作,重点关注倒春寒、风雹、干热风等灾害天气,主动防范应对,科学开展防灾避灾。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小麦病虫草害防控,实施好“一喷三防”,减轻春季危害。二是强化春耕保障。充分发挥农机在春耕生产中的作用,强化作业培训,加快普及高性能、先进适用农机具,提高耕整地和播种质量。强化农资保障,加强供需调度,确保各类农资及早下摆到村到店,毫不放松抓好农资打假,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三是及时完成春播。今年我市计划春播面积240万亩,其中春播粮食183万亩、油料等其他作物面积57万亩。我们将抓住关键农时,分析研判春播形势,指导各县(市、区)密切关注天气信息,利用有利降水时机,组织开展抢墒播种,确保春播应播尽播,能播尽播。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沧州作为粮食主产市,将以更高站位、更强决心、更实举措、更强担当,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强化科技示范,落实关键技术,持续提升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谢谢大家!

  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高达

  谢谢李玥副局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记者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媒体。

  记者:您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强调要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请问我市将在大面积单产提升方面采取哪些举措?

  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高达

  请李丽琳科长回答。

  沧州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和种业管理科科长  李丽琳

  今年一号文件所说的大面积单产提升,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实现大面积单产提升需要深入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融合。一是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优化农田灌溉、排水和交通条件,以“良田”为基础,为粮食生产提供保障。二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打好现代种业发展资源基础。推动粮食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升基地基础设施及品种测试水平。积极推广抗逆抗病广适、高产节水小麦优质品种和高产稳产、抗逆广适、耐密防倒、后期脱水快、宜籽粒机收玉米优良品种,充分发挥“良种”促进单产提升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三是推进“良机”应用,加强高性能农机推广应用,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推进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优机优补”,强化农机作业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专业机手技能培训,持续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质量。四是普及“良法”,鼓励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讲、手把手教,为农民提供全过程、全环节的技术指导服务,真正做到专家到户、技术到人、良法到田,切实解决农民生产过程中遇到实际困难和问题,夯实粮食安全保障良法根基。

  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高达

  请继续提问。

  记者:您好,刚才发布中提到今年旱碱麦种植184.98万亩,能否进一步详细介绍下目前旱碱麦发展情况如何?

  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高达

  请李丽琳科长回答。

  沧州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和种业管理科科长  李丽琳

  旱碱麦种植全面落实黄骅旱碱麦生产技术规程,应用播前整地、播种、冬前管理等关键技术,覆盖播种期、出苗至三叶期、冬前分蘖期、越冬期等多个环节,实现了旱碱麦保苗、促根、壮苗、安全越冬等目标。适期、适墒、适量、适深“四适”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了播种质量,夯实了旱碱麦丰收基础。为加强示范带动,围绕集成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集中资源、集聚力量,建设了百亩攻关田36个,千亩示范方15个,万亩高产片16个,积极推广旱碱麦种植标准体系,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眼下,旱碱麦陆续进入返青期,也是促弱转壮关键期,要继续发挥市、县、乡、村四级推广队伍作用,聚焦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紧盯关键农时、关键技术、关键要素,强化监测预警、指导服务,确保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村、到地块,全力以赴确保夏收作物首战告捷、夯实全年粮油丰收基础。

  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高达

  谢谢两位发布人的介绍,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们,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

关键词
粮食生产,天气,产量,旱碱麦
责任编辑:张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