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走进青县司马庄绿豪农业专业合作社新建的高效智控装配式蔬菜大棚,科技感扑面而来:智能大棚自动控温,手机终端预警墒情……菜农告诉记者,建设这现代化的农业发展场景得益于农业创新驿站帮助引进的高层次专家团队的支持。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以现代农业园区、企业和合作社为平台,围绕推动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建设农业创新驿站。我市的农业创新驿站建设落实“十个一”标准:确定一个主导产业、落实一笔扶持资金、明确一个承接平台、组建一支专家团队、建设一个研发推广中心、形成一批技术标准、打造一个农产品品牌、培养一批农技人才、明确一套考核目标、探索一套运行机制。与此同时,每个驿站均组建了一支由首席专家领衔的10人以上高层次团队,扶持引导现代农业发展。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36个省级农业创新驿站,覆盖粮油、蔬菜、水果、畜牧等六大类15个农业特色产业集群,驿站成为推动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四个农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在孟村冀梨产业驿站,负责人张晓冬指着长势良好的秋月梨说,在技术专家精心指导下,他们种出的梨糖度显著提高,售价也大幅增长。任丘市悬圃灵芝合作社,在创新驿站的支持下,对接河北农大李明教授、廊坊师院解春艳教授、沧州职院王增池教授团队,提高了灵芝管理和合作社灵芝质量,合作社还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基地+菇农”模式直接带动20多名农民就业。泊头亚丰果品有限公司,在创新驿站技术专家的指导下,研发成功“智能保鲜+分级包装”技术,将梨果保鲜期延长至12个月。南皮县乐然家庭农场,在创新驿站专家的指导扶持下,渔业养殖实现智能化控制和远程操作。目前,农场正依托驿站专家团队和技术支撑,积极开展盐碱水设施化渔业生产,致力于建成智能化、设施化的渔业养殖示范基地,带动周边盐碱地开发。
设在肃宁县绿苑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创新驿站技术专家团队有河北农业大学专家14人、肃宁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5人、主体企业技术人员3人,他们共同参与驿站建设和技术推广。技术专家团队走遍了全省38家集约化育苗场,帮助绿苑蔬菜合作社制定优选基质、优化环境、优培提质的“三优”育苗方案,让合作社育苗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全省工厂化育苗的企业样板。
一个个农业创新驿站,正以科技为“金钥匙”,帮助农民朋友破解各种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引领着现代农业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硬核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