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刘舰 摄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10月15日讯(刘舰 实习生 郝柯柯 高一曼)10月15日,沧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水资源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全程实录如下:
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李思杰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出席沧州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沧州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庞炳义先生,水资源监管与节水科科长姜世宇先生,向大家介绍我市水资源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下面,请庞炳义副局长进行发布。
沧州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庞炳义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首先,我谨代表沧州市水务局,向长期以来一直热情关心和支持沧州水务工作的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全市水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聚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我市水资源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向大家进行简要介绍。
一、着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全面贯彻《节约用水条例》,印发《沧州市2025年全社会节约用水工作要点》。成立节水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推动农业、工业、城镇等重点行业领域节水工作。推进节水载体建设,全市累计建成节水型高校7所,节水宣传街4条,节水科普馆7个,国家级水效领跑者企业1家,省级节水型园区2家,省级节水标杆企业2家,市级以上节水型企业43家。对标《沧州市“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要求,市区建成“国家节水型城市”,任丘市、河间市、泊头市、渤海新区黄骅市、盐山县、献县6县市建成“省级节水型城市”,16个县(市、区)全部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标准化建设,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达到33.44立方米和9.69立方米,较2020年分别下降了14.69%和24.88%,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二、全面提升取用水管理水平
一是实施计划用水管理。严格落实《河北省计划用水管理办法》,将全市15.43亿立方米计划用水指标分解下达各县(市、区)。指导县(市、区)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用水单位,公共供水管网内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及以上的工业、服务业用水单位以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下达用水计划,进行计划用水管理。二是严厉打击违法取水。组织对全市地热、水源热泵、洗车行业违规取水问题开展专项排查整治,采取“大数据比对+实地核查”方式,加强用水大户监管,动态排查整治违法违规取水问题。畅通群众举报渠道,严肃查处违法取水行为,立案查处违法取水问题32起,有效震慑违法取用水行为。三是完善监测计量体系建设。全市非农取水户已实现精准计量。截至2024年底,全市农灌深井已全部安装在线计量,实现深井取水计量全覆盖。今年吴桥县等6个县(市)正在开展农灌浅井计量设施安装工作,1.7万余眼浅井将加装在线取水计量,预计2025年11月份完成建设。
三、系统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一是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将南运河、子牙河、滹沱河、滏阳河和南大港湿地5条重点河流(湖泊)纳入水利部母亲河复苏行动名单。深入分析河湖复苏面临问题,编制“一河一策”实施方案,以落实河湖长制为抓手,全面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护,常态化规范化推进河湖“四乱”清理整治,科学实施生态补水,河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二是持续巩固地下水超采治理成效。坚持“节、换、补、管”综合施策,严格落实“省级抓总、市级协调、县级落实”的工作机制,制定印发《沧州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2025年度实施计划》,针对年度936万立方米的压采任务,细化措施、压实责任、全力推进。根据监测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市深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56.32米,同比回升1.29米,较2018年同期回升8.04米,近三年累计回升2.7米。三是开展海水入侵调查与监测。在渤海新区黄骅市、海兴县开展海水入侵调查与监测工作,新建设16眼监测井,将监测数据上传至监测平台,实时掌握咸水变化情况,摸清沿海区域海咸水入侵底数,为做好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四、探索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创新开展地下水回补试点。承接水利部地下水回补试点工作,建成地下水人工回补试验场,2023年6月全省率先启动回补试验。今年将在7个县(区)继续开展区域回补试点建设,截至9月份,累计回补地下水量28.5万立方米,最大回补流量达60m³/h,成功建立沧州市深层地下水回补能力数值模型。二是规范引导水权交易。规范水权交易流程,培育水权交易市场,鼓励引导用水主体通过市场化手段开展水权交易,累计完成水权交易15单,交易水量4823万立方米,盘活闲置指标,增强节水动力,优化水资源配置。三是探索推进合同节水试点。今年7月份,沧州市成功申报省级市域合同节水试点,将通过搭建平台、召开对接会和推介会、宣传报道等多种形式推广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和节水服务企业积极参与,拓展合同节水应用场景,实现政府、用水户、节水服务企业三方共赢。目前,该试点正在积极推进中。
下一步,全市水务系统将按照沧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抓好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各项工作,把沧州市水资源开发好、利用好、保护好,为建设沿海经济强市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谢谢大家!
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李思杰
谢谢庞炳义副局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记者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媒体。
记者:您好,我市成功申报省级市域合同节水试点,将助力政府、用水户、节水服务企业三方共赢。请进一步介绍下合同节水的具体内容,以及这项工作的进展情况,谢谢。
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李思杰
请姜世宇科长回答。
沧州市水务局水资源监管与节水科科长 姜世宇
您好,合同节水管理是节水服务企业与用水单位签订合同,通过集成先进节水技术、提供节水改造和管理等服务,以分享节水效益方式收回投资、获取收益的节水服务机制。典型合同节水模式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节水效益分享型。是指节水服务企业和用水户按照合同约定的节水目标和分成比例收回投资成本、分享节水效益的模式。二是节水效果保证型。节水服务企业与用水户签订节水效果保证合同,达到约定节水效果的,用水户支付节水改造费用,未达到约定节水效果的,由节水服务企业按合同对用水户进行补偿。三是用水费用托管型。用水户委托节水服务企业进行供用水系统的运行管理和节水改造,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用水托管费用。四是资源置换独享型。是指节水服务企业与用水户签订合同,由节水服务企业筹集资金,采用先进适用节水技术,对特定项目进行节水改造;用水户不需支付节水改造费用,节水服务商通过获取废弃物的资源价值回收成本及收益。
近年来,沧州市积极推进合同节水管理工作,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节水工作,开展各类合同节水项目23个,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提升,成功实现政府、用水户、节水服务企业三方共赢。
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李思杰
请继续提问。
记者:您好,刚才发布中提到我市积极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能否详细介绍下目前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
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李思杰
请姜世宇科长回答。
沧州市水务局水资源监管与节水科科长 姜世宇
您好,近年来,沧州市聚焦河道断流、湖泊萎缩干涸等问题,“一河一策”靶向施策,采取河道整治、水系连通、水资源调度、加强河湖岸线管控等措施,推动母亲河复苏行动不断深入。一是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纳入河湖名录的河湖均设立河(湖)长,定期开展巡河,截至9月份,全市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河50万余次,积极协调解决各类涉河问题1965个,河湖面貌明显改善。二是加强河道整治,推进水系连通,河道行洪排沥能力稳步提升,近年来,成功应对2次编号洪水,实现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防御目标。三是全面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护,常态化规范化推进河湖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问题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实现动态清零。四是积极推进引水调水,科学制定调水计划,加强输水管理,子牙河实现贯通补水,截至9月份,全市引调水量7.01亿立方米。
南运河作为沧州的母亲河,复苏成效更加明显,2025年成功入选水利部母亲河(湖)复苏行动典型案例。
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李思杰
谢谢两位发布人的介绍,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们,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