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盐山县庆云镇东马村村民马洪亮开办的肉鹅养殖场,一群白羽红喙的肉鹅正悠闲地“散步”,马洪亮手持饲料桶穿梭其间,为这些肉鹅送上“美食”。“去年一年,肉鹅的出栏量突破万只,除去成本净赚了50万元。”马洪亮说。
2023年,在外打工的马洪亮听说从事肉鹅养殖能挣钱,于是动了心思。他回到家乡就此进行了一番调研,发现全镇竟没有一家规模化肉鹅养殖场。意识到这个商机,马洪亮马上着手准备起来,搭建标准化养殖棚、引进首批3000只鹅苗……“我选择的是‘三花鹅’这个品种,它的优势在于生长速度快、抗病强、耐粗饲、肉质好。”马洪亮说。
马洪亮采用“两茬轮养”策略,春茬3月投苗、8月出栏,秋茬9月补栏、次年1月上市,恰好错开畜禽疫病高发期。在鹅群的健康管理上,马洪亮使用中药配方替代抗生素,既保障鹅肉品质,又降低药残风险,他还根据鹅的生长周期,科学调整饲料配方,使得鹅出栏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
科学的养殖模式让养殖场的收益倍增。马洪亮说,目前养殖场净利润已突破50万元,较他之前外出务工的收入翻了好几番。更让马洪亮欣喜的是,通过与江苏、重庆等地企业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建立起稳定的销售渠道。
谈起未来的规划,马洪亮信心满满,他指着正在扩建的育雏车间说:“我计划明年成立专业合作社,为有意愿的农户提供鹅苗和养殖技术,还包销售,争取让大伙儿都能在家门口挣上钱。”(记者 张峻豪 通讯员 胡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