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中国石油宣布,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日前在地下10910米胜利完钻,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垂深井,创下多项世界纪录。
喜讯传来,远在3000多公里外的青县渤海装备产业园一片欢腾,渤海能克钻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能克”)的技术工程师和一线装备工人相拥庆祝。这一壮举背后,“沧州制造”的高端钻杆发挥了“穿针引线”、串联装备的关键作用,为万米深井的顺利完钻撑起“钢铁脊梁”。
深地塔科1井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这里地质构造复杂,钻探难度堪比“探月工程”。万米地层中,钻杆需承受近220摄氏度高温和145兆帕高压,一般金属管件在超高悬重及超深环境下会“柔软如面条”,恶劣的环境对钻杆的强度、韧性及抗疲劳性提出极大挑战。
“‘能克’就是要克服困难,以往多少难打的井都没能难住我们,这次也一定能成功!”面对挑战,渤海能克钻杆技术研发负责人王显林凭着这股昂扬斗志,带领专项攻关团队,历时数月接连突破29毫米超厚壁摩擦焊接、焊缝低温冲击韧性提升等世界级技术难题,并通过人工演算突破设备预设参数、优化焊缝热处理工艺,研制开发出V150钢级6-5/8英寸万米深井专用钻杆,将最大抗拉能力提升至942吨,抗扭性能提升33%,成功破解钻杆入深地形变“如面条”的难题。
保供期间,攻关团队又相继突破了万米深井专用钻杆面临的焊接、热处理、加工精度、探伤检测等难题,实现了焊接同心度偏差1.2毫米及以下、热处理温度波动0.1摄氏度及以下,缺陷检出率达99.99%,累计交付深地塔科1井12个批次11449根、11.09万米专用钻杆,保障了我国重点科探开发工程建设。
“在钻探进程中,钻杆发挥了动力传递、钻井液输送、尾管下放三大核心功能。我们用了1130余根首尾相连的钻杆,连续穿透12层复杂地层,最终与5亿多年前的地层相遇。”深地塔科1井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顺利完钻,创下了全球尾管固井“最深”、全球电缆成像测井“最深”、全球陆上钻井突破万米“最快”、亚洲直井钻探“最深”、亚洲陆上取芯“最深”五项工程纪录,为我国掌握塔里木盆地深处油气储藏情况及开展地球演化、油气勘探等研究提供了便利。(记者 于海涛 通讯员 刘梅 孙英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