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肃宁县梁家村镇的川芎种植基地里,百余亩川芎长势喜人,黑黢黢的根茎饱满壮实,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香。种植户刘永卫正带领农户们忙着采挖、分拣、装运,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你看这根茎,个头大、品相好,今年肯定是个好收成!”种植户刘永卫举起刚挖出的川芎,脸上满是笑意。作为当地中药材种植的带头人,此前,他经过多次考察发现,肃宁的沙壤土透气性强、灌溉条件便利,十分符合川芎的生长需求。今年他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川芎,采用覆膜滴灌等标准化技术,使基地川芎亩产量达到2000公斤。按照当前市场行情,每亩收益近万元。
“我们早就和几家药企签了收购协议,采收的川芎经初步晾晒处理后直接供货,根本不愁卖。”刘永卫介绍。
川芎丰收不仅富了种植户,更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在家门口打工,每天能挣100多块钱,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划算多了。”正在分拣川芎的村民刘忠义说。
“下一步,我打算扩大种植规模,还想尝试初加工,以提升附加值。”刘永卫表示,随着川芎等中药材种植效益凸显,越来越多村民主动咨询种植技术,他希望能带动更多人加入中药材种植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