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感谢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7月3日,在沧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孙先生紧紧握着“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人员的手,声音有些激动。他手里攥着刚办好的审批文件,原本“卡壳”的难题,竟在72小时迎刃而解。
宽敞明亮的服务大厅,人来人往,各个窗口前井然有序,设在显著位置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格外引人注目。
“我们就是来啃‘硬骨头’的。”窗口工作人员李洁笑着说。她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正显示着孙先生申请事项的审批进度条——从“卡壳”到“已办结”,只用了三天。
原来,今年退休的孙先生申请办理退休手续,由于他工龄与同一批同事不一致,且涉及的资料时间久、政策细节模糊,材料多次提交却迟迟未能通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来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没想到工作人员当场协调相关部门,开通绿色通道,全程跟踪督办,最终快速解决了问题。
“群众办不成的事,往往就是改革的突破口。”市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指着身旁的流程图介绍。今年以来,沧州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全面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形成“受理—转办—跟踪—反馈”闭环机制。
翻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登记簿,记录着各类“疑难杂症”:有的是线上申请被系统“卡住”,有的是政策理解存在偏差,还有的是部门间衔接不畅……这些问题绝大多数已经解决,有的正在解决中。“截至目前,我们已解决群众诉求近百件,办结率达98%。”窗口工作人员李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