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沧州·“十四五”答卷|用光和风“点亮”低碳未来
来源: 沧州日报  王汝汀
2025-11-07 11:06:49
分享:

  昨天,在渤海新区黄骅市南排河镇,一片浩瀚的“光伏蓝”正在尽情“沐浴阳光”,持续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作为目前全国最大的“渔光互补”项目,国华投资河北109万千瓦海塘光伏电站不仅实现了“渔、光”两用,还推动了“绿电养殖”融合发展,成为沧州新能源与农业协同发展的典范。

  “这一项目年平均发电量18.6亿千瓦时,可满足279万居民一年用电,节约标煤5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0万吨,同时每年还可产出10余万公斤鱼虾。”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河北分公司绿港氢城项目电气专责于德利说。

  沧州光能发电快速发展的同时,风力发电也有着亮眼表现。位于沧县的浮阳风电场400兆瓦风电项目,64台智能风机持续稳定地输出风电。依托物理引擎、仿真云系统等技术,这些智能风机可以在风速、发电效率等方面自主做出最优选择。风速满足的情况下,64台风机满发可达一小时40万度电。

  积极推进能源革命,是大势所趋。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五年来,我市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电网结构智能化升级、能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截至今年10月底,国网沧州供电公司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占到全市总装机容量的62.02%,其中光伏装机总量787.96万千瓦,风电装机总量217.63万千瓦,风光、风电装机总量均居河北南网第一名,清洁电力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融入沧州经济社会发展。

  新能源项目“井喷式”增长,对电网接入与消纳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国网沧州供电公司装机规模持续突破、电网结构不断优化,确保新能源“并得上、送得出”。

  2024年5月,沧州大白冢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构建起新能源运输的“高速公路”。该工程采用“三通道六回路”设计,新建112公里输电线路,将分散的风电、光伏高效聚合送出。作为华润新能源沧州光火储氢一体化项目的核心通道,该工程年均可减排二氧化碳37.8万吨,为环渤海经济圈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1至10月,沧州新能源发电量达到11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93%,占全部发电量的35.49%。“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电网建设,加快完善东西部新能源输送通道,进一步优化新能源并网服务,为沧州能源体系建设提供坚强支撑。”国网沧州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关键词
光伏,能源,发电
责任编辑:张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