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光照亮增收路
来源: 沧州日报  屈鹏
2025-10-23 10:59:23
分享:

  “今年的红薯长得真不赖,个头均匀,糖分足,刚挖出来就有商户抢着要!”日前,在海兴县小山乡小山北村的红薯种植基地,一个个红薯从松软的沙土中“探”出脑袋,村民们弯腰弓背,或用手刨、或用小铲挖,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场景。

  在红薯地旁的临时分拣点,几位村民正忙着给新出土的红薯去泥、分拣、装袋。“你看这‘烟薯25号’,表皮光滑,颜色红亮,蒸着吃软糯香甜,烤着吃流糖油,在市场上可抢手了!”正在分拣红薯的小山北村村民刘景财笑着向记者介绍,他今年种了10亩红薯,预计亩产可达3000公斤以上,按照现在的收购价,一亩地能收入近1.2万元。说话间,一辆满载红薯的货车缓缓驶离田间,刘景财告诉记者,这是来自山东的商户,从收获开始就天天来村里收购,村里的红薯根本不愁销路。

  据小山乡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介绍,今年乡里5个村庄种植了800亩红薯,主要品种包括“西瓜红”“烟薯25号”“哈密”等。红薯实现丰收,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5个村庄紧邻小山,土壤以沙质土为主,透气性好,且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红薯积累糖分和养分。同时,乡里持续推广科学种植技术,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从育苗、栽种、施肥到病虫害防治,为种植户提供全程技术指导,有效提升了红薯的品质和产量。

  “以前种红薯都是‘靠天收’,品种也杂,卖不上好价钱。现在不一样了,乡里不仅帮我们选优质品种,还传授科学的种植方法,‘小山红薯’更是拿到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成了响当当的特色品牌!”种植户赵桂英拿着印有“绿色食品”标志的包装盒说,自从有了品牌加持,他们的红薯知名度越来越高,订单纷至沓来,除了本地及周边省市的商户上门收购,还有不少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海兴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特色农产品文章,积极引导农民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培育更多高品质特色产品。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农产品展销会、电商直播带货等活动,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拓宽销路,让更多农民依靠特色种植增收致富。

关键词
农业,红薯,技术推广
责任编辑:张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