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老人,幸福晚年这样过
来源: 沧州日报  哈薇薇
2025-10-29 13:24:56
分享:

新华区化建社区免费为老年人拍照 用镜头定格幸福瞬间

  金秋时节,大运河碧波荡漾,南川老街热闹非常。漫步狮城街头,文化场馆里有老年群体的艺术展演,社区广场上有老人活力满满的健身身影,养老机构内有细致贴心的康养服务——如今的沧州,百万银发群体正以多元方式拥抱幸福晚年,一幅“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民生画卷在运河之畔徐徐展开。

  银龄岁月焕发别样光彩

  重阳节前夕,69岁的董学良再次站上南大港湿地的观鸟台。“咔嚓!”指尖轻叩快门,白天鹅掠过芦苇荡的灵动瞬间被精准定格。作为南大港摄影协会副主席,这位深耕湿地摄影多年的“银发摄影师”,早已记不清这是多少次伴着晨曦或晚霞走进这片湿地,只知道镜头里的每一只飞鸟、每一片芦苇,都是他晚年生活里最珍贵的风景。

  多年来,他的作品屡次斩获奖项,数十幅生态佳作被收录进《南大港湿地鸟类名录》。“每次按下快门,都是和家乡的一次对话。”董学良擦拭着镜头笑着说,摄影不仅让他走出家门亲近自然,更以光影为媒,把湿地的美传递给更多人。

  海兴县赵毛陶镇北三村的农家小院里,92岁的孙炳坤正伏案修改诗词手稿。退休后潜心古典文学研究的他,已创作诗词超2000首。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开办义务诗词辅导班,累计授课百余场。“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一直教下去。”孙炳坤说。

  从摄影镜头下的自然之美到笔墨间的文化情怀,董学良与孙炳坤的晚年生活,正是沧州百万老年人幸福生活的生动缩影。如今的狮城大地上,老年人的生活越来越精彩。他们或深耕兴趣爱好绽放光彩,或投身文化传承发挥余热。书法绘画、戏曲演唱、户外健身等活动,让银龄族焕发别样生机。

  社区活动凝聚邻里温情

  “加油!就差最后一个套圈啦!”72岁的赵淑珍攥着圈绳,在新华区振兴路社区悦澜湾小区的“银龄”趣味运动会上玩得十分开心。刚结束“旱地钓鱼”比赛的她,捧着战利品笑着告诉记者:“以前邻里碰面只点头,现在一起玩游戏成了好朋友。”这场趣味运动会,设置了滚瓶抽奖、赶鸡入笼等适合老年人的项目,让社区广场充满欢声笑语。

  重阳节前,我市多个社区举办类似活动,参与老人超2000人次。在华油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退休教师李洪林带领老人们在图书室读报讨论,解读最新政策新闻。“这里就是我的‘幸福驿站’,吃饭、看书、听讲座一站式解决。”居民张继花的称赞,道出了众多老人的心声。该中心负责人沙洪升介绍,他们为60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在行动不便老人家中安装呼叫设备,整合50多家商户提供家政、维修服务,让社区服务更有温度。

  如今,全市多个社区实现日间照料全覆盖,220个点位提供助餐服务,社区已成为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

  智慧服务守护晚年安康

  “包子味道怎么样?需要再送些主食吗?”昊福养老服务中心话务员张宁宁通过视频终端,耐心询问运河区阳光国际小区老人陈英。陈英腿脚不便、儿女在外地,按下床头智慧终端键后,营养配餐中心15分钟内就将热饭送上门,“有了这个‘救命键’,孩子们也放心了。”老人的点赞,是对沧州智慧养老服务的最佳认可。

  作为沧州智慧养老标杆,昊福养老服务中心已服务1万多位老人。市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起通过政府购买服务,80岁以上老年人及60岁以上特困、孤残等特殊老人群体,每月可享100至200元服务补贴,刷老年卡即可结算。

  今年以来,全市700多户老人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政府补贴覆盖大部分费用,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正让沧州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安心。

  九九重阳,岁岁安康。在沧州这片温情的土地上,幸福晚年的故事还在不断续写……

关键词
重阳节,养老服务,文艺
责任编辑:张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