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孙欣宇 摄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9月16日讯(孙欣宇)9月16日,沧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沧州市农业产业化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全程实录如下:
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李思杰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出席沧州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举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9场,邀请到沧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刘彬先生,市场与信息化科科长王增琦先生,向大家介绍我市农业产业化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下面,请刘彬支队长进行发布。
沧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 刘彬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三农”工作的关心支持。下面我就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工作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主抓手,扭住关键、突出重点、创新举措,着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打造乡村特色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带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一、突出精深加工,加速龙头企业转型升级
聚焦我市农业特色产业,以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为核心,形成集聚优势,带动生产、流通等多环节升级,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做强骨干企业,做优中小企业,形成生产协同、技术互补、要素共享的企业发展阵型。支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开发、成果转化、装备升级和模式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鼓励中央厨房、功能食品、生物提取等精深加工企业集成创新,打造行业标杆。目前,全市培育产值超10亿元农产品加工集群8个,建成国家农业产业强镇5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发展到45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9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0家。
二、突出农业招商,力促产业项目扩规提质
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思维,以科技创新、绿色转型为引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盐碱地综合利用、衡沧高品质蔬菜产业示范区创建等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紧扣产业链条薄弱环节,谋划制定产业链招商图谱,建立招商项目库,高效举办系列招商活动。面向具有行业领先技术、市场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农业企业,主动“请进来”考察座谈。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组织小团组“走出去”精准招商。结合各类展会、赛事平台通过产品产业推荐开展平台招商,有效提升招商实效。目前,我市共签约项目18个,签约总金额75.64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5个。
三、突出品牌培育,打造沧州特色品牌矩阵
品牌是质量的保证,具有重要的消费引领作用。我市持续开展农业品牌建设,打造了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成为实现产业增值、农民增收,引领我市农产品供需结构,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在强化传统优势品牌建设的同时,新培育了“沧州旱碱麦”“海兴碱生活”“南皮碱麦”“献县番茄”等新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先后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献县高品质蔬菜服务首都人民推介活动、黄骅旱碱麦品牌推介暨产销对接会、沧州农产品北京推介暨沧州旱碱麦品牌发布活动。推动品牌不断开拓新的海内外市场,沧州旱碱麦亮相哈尔滨,献县乐寿鸭出口新西兰,泊头鲜梨首登阿根廷。目前,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8个,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4个,领军企业品牌11个。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增强农业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行动,全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奋力谱写沧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谢谢大家!
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李思杰
谢谢刘彬支队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记者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媒体。
记者:您好,刚才发布中介绍了我市在推动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能否详细介绍下我市取得该成就的具体举措?谢谢。
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李思杰
请刘彬支队长回答。
沧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 刘彬
今年以来,为实现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我市注重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明确了产业化发展2025年、2030年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二是实施五大行动,推动产业升级。坚持园区承载、项目支撑、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模式,重点推进产业集群能级跃升行动,培育超十亿元加工集群8个;实施全产业链增值行动,产业化联合体达到55个;开展品牌矩阵锻造行动,沧州品牌溢价效益更加明显;深化创新驱动行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推动项目攻坚提效行动,招商引资额实现递增。三是聚焦科技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数字化发展,探索建立市级蔬菜领域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大力推广智能农机装备应用,组织企业参加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大赛。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
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李思杰
请继续提问。
记者:您好,盐碱地综合利用作为我市“三件大事”之一备受关注,请问我市在打造提升盐碱地特色农业方面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
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李思杰
请王增琦科长回答。
沧州市农业农村局市场与信息化科科长 王增琦
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重要指示精神,从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多角度全面发力,持续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规模效益和产业竞争力。一是构建盐碱地特色农业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梯队。实施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工程”,支持小洋人等国家级龙头企业开辟盐碱地特色农产品加工新业态,不断扩大省级龙头企业队伍规模,新增5家省级盐碱地综合利用重点龙头企业,市级以上盐碱地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25家。二是延长盐碱地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链条。鼓励重点龙头企业聚焦差异化发展,强化特色产业支撑,研发生产盐碱地休闲食品、全谷物粉等健康功能性食品,提升盐碱地产品附加值,沧州盐碱地农产品全产业链产值达136亿元。三是强化品牌矩阵建设。深入推进农产品品牌、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三位一体”品牌建设。“沧州旱碱麦”获批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先后举办“海兴碱生活”“南皮碱麦”等旱碱麦品牌发布活动,沧州旱碱麦特色品牌推介足迹已南至大湾区、北达松花江畔,盐碱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
沧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和新闻发布科 李思杰
谢谢两位发布人的介绍,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们,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